這是母嬰前沿的第2637篇原創
在健康消費爆發和跨境電商成熟的雙重驅動下,越來越多的海外營養品涌進中國市場。據相關報告顯示[1],2023年中國跨境進口電商規模就已達到了5483億元,其中營養保健以近一年40%的購買率成為進口品類的主力。
然而,在這繁榮背后,“商標糾紛”卻頻頻發生。不僅令諸多企業苦心經營的品牌聲譽毀于一旦,也令品牌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紐瑞優 Neurio:
跨境合作的商標權隱患
今年3月中旬,福清法院聯合榕城海關駐福清市辦事處、福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針對審結的一起侵害商標權的案件,組織開展了一場集中銷毀的行動。此次,涉事的營養品品牌為“紐瑞優 Neurio”,總計銷毀了6138罐帶有“JAT”標識的白金版、免疫版乳鐵蛋白調制乳粉。?
然而,經了解筆者此事內情并不簡單!因為使用“NRI”標識的廣州奧提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奧提瓦”)和使用“JAT”標識的澳大利亞姍妮婭公司(Sunnya Pty Ltd,簡稱“姍妮婭”)都在爭搶“紐瑞優 Neurio”商標的所屬權。
需要指出的是,兩家企業因此事已糾葛兩年之久。自2023年起,奧提瓦和姍妮婭就開始了你告我、我告你的“爭”商標權之路。截至目前,雙方連帶著他們的渠道商在國內外法院不算二審,至少已經打了10場訴訟[2、3、4]。?
奧提瓦指出[5]:2011年,奧提瓦在中國注冊了“Neurio 紐瑞優”商標。2014年和2020年,奧提瓦委托姍妮婭在中國以外國家和地區注冊代持“Neurio 紐瑞優”商標。但根據委托協議約定,奧提瓦有權隨時終止姍妮婭代持及使用該商標。隨后,由于JAT王戰的介入,導致合作崩塌。2022年10月21日,奧提瓦終止姍妮婭代持和使用Neurio紐瑞優全球商標,但結果是姍妮婭違約搶奪。?
而姍妮婭表示[6]:Neurio品牌由姍妮婭于2014年在澳大利亞悉尼創立,并于2018年被澳大利亞上市公司JAT收購。紐瑞優產品源自澳大利亞,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商標注冊唯一所有人為姍妮婭。未經姍妮婭授權,在澳大利亞或新西蘭生產紐瑞優產品是嚴格禁止的,而奧提瓦曾是姍妮婭在中國大陸的代理經銷商。
截至今年3月,根據兩方官方披露:奧提瓦贏了六場,姍妮婭贏了約2場。
多個法院認為:商標權具有地域屬性,僅在其注冊的地域范圍內具有效力。因此,判斷某一產品是否為侵權產品,應當以該產品上所使用的標識是否經過了國內注冊商標權利人的許可,相關標識和商品是否與國內注冊商標權利人的標識、核定使用的商品構成相同或類似。
事實上,奧提瓦和姍妮婭原本很“親密”,因為姍妮婭本身是由時任奧提瓦股東的陸某和何某成立。前期,在奧提瓦的統一管理下,姍妮婭負責在澳洲采購,奧提瓦負責在中國銷售。2018年,JAT收購了姍妮婭51%的股權。但“Neurio”商標并不在姍妮婭公司下面,而是有由陸某個人持有。由于個中原因,陸某授權給了姍妮婭商標的使用權。但隨著JAT高層換血,導致奧提瓦和JAT,連帶著姍妮婭關系破裂,最終走上了商標之爭[7]。
現如今,這一商標糾紛仍沒有結束。不過紐瑞優 Neurio的商標權博弈,讓我們看到跨境合作中商標布局的重要性。
童年時光:
代理商與品牌方的博弈
無獨有偶,“童年時光”也同樣陷入過商標糾紛之中。
據了解,南京童年時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南京童年時光”)在2013年-2020年期間經營的是美國ChildLife的品牌產品,但在2021年卻換成了德國兒童營養品品牌inne。然而,由于南京童年時光在運營二者時都使用了其注冊的“童年時光”商標,導致消費者混淆了這兩個不同的品牌。
基于此,一場商標之戰正式打響。?
美國ChildLife品牌指出:2009年,陸啟東作為第三方公司員工開始接觸Childlife品牌。2010年,第三方公司成為Childlife品牌在中國大陸和港澳地區的獨家代理經銷商。然而,同年陸啟東就與其妻子郭智娟、兄弟陸啟峰成立南京童年時光,郭智娟擔任法人、執行董事。同時,在ChildLife品牌方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注冊了“童年時光”和“ChildLife”商標。
2011年,南京童年時光成為第三方公司下屬的二級經銷商。2012年,第三方公司退出。2013年,南京童年時光正式成為ChildLife在中國的一級經銷商。就此,ChildLife品牌在大陸市場上展開了近十年的線上營銷活動,“童年時光”一直且僅指向ChildLife品牌產品。?
但對此,南京童年時光表示:我司于2010年4月申請注冊“童年時光”商標,2011年該商標注冊成功。childlife在2011年前無對應中文商標,2011年后曾以“賽兒樂”作為中文商標進行銷售和宣傳。2013年,童年時光和childlife正式開始合作,在ChildLife公司供貨的“childlife”產品上使用“童年時光”商標。
“童年時光”和“childlife”分屬于兩個公司,為完全獨立的品牌,鑒于當前雙方合作關系已經結束,我司在此澄清“童年時光”與“childlife”彼此獨立,隨著合作關系的終止兩者已不存在任何關系。
雙方各執一詞下,就“童年時光”商標糾紛僵持了近三年,最終在2023年底迎來了法院的審判結果。杭州中院認為:童年時光公司于2010年4月20日同時申請注冊“童年時光”“CHILDLIFE”并非巧合。經長期呼叫、多年使用并銷售至今,有“童年時光”和“CHILDLIFE”防偽標志的商品獲得了較大的知名度。因此,inne產品中使用“童年時光”,構成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行為。
隨后不久,inne品牌發布品牌重要聲明,強調“inne”品牌是完全獨立的品牌,目前流通的“inne”產品不侵犯任何人的任何權益。目前,inne的運營有多家公司參與,包括郭智娟的香港媽媽花園有限公司、陸啟峰的南京綠野仙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郭桂林的南京童年時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
德國inne與美國Childlife的商標之戰,揭示了代理商與品牌方在商標使用、質量把控與商業倫理上的多重矛盾。
警鐘:跨境商標紛爭頻發
企業需重視知識產權保護
值得關注的是,跨境商標紛爭并非孤立事件。
此前,美國惠氏有限責任公司和廣州惠氏寶貝母嬰用品有限公司曾因“惠氏”“Wyeth”等商標展開了多年的知識產權較量;同樣,海巴布豆兒童用品有限公司和泉州市巴布豆兒童用品有限公司也因“BABUDOG及圖”商標也展開了激烈紛爭。
而這也為整個營養品行業乃至所有跨境貿易領域敲響了警鐘。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是商標保護的第一責任人。在全球化布局中,企業應構建嚴密的商標保護網。同時,在合作中要明晰商標權屬,簽訂嚴謹的商標使用與保護協議,避免引發糾紛。
這些案例不僅是企業間的利益糾葛,更關乎消費者權益與市場的健康發展。從消費者角度看,商標糾紛帶來的是選擇困惑、質量擔憂與維權困境;從渠道層面看,商標亂象破壞了公平競爭環境,阻礙了渠道良性發展。
現如今,進出口貿易已經十分常見。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最新發布的《全球貿易快訊》(涵蓋截至3月初的數據)顯示,全球貿易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在發展中經濟體和強勁服務貿易的推動下,2024年世界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33萬億美元,比2023年增長3.7%。
但同時,商標案件也與日俱增。根據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發布的《2024中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糾紛調查》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企業僅在美新立案和結案的知識產權訴訟案件共計1762起,其中商標訴訟案件數量為1119 起,新立案757起,較上一年增長5.43%,結案815起。
顯然,隨著全球貿易的深入發展,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必須要加強。
資料參考:
[1]京東國際聯合尼爾森IQ發布,《2024年中國跨境進口消費趨勢白皮書》
[2]紐瑞優NEURIO,《紐瑞優Neurio品牌維權成果通報暨品牌保護行動發布會圓滿舉行》
[3]Neurio紐瑞優海外官方,《JAT集團官方聲明丨關于Neurio紐瑞優品牌澳門訴訟案件勝訴的公告》
[4]Neurio紐瑞優海外官方,《官方公告?| JAT集團旗下Neurio紐瑞優品牌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訴訟案件勝訴》
[5]紐瑞優NEURIO,《奧提瓦——紐瑞優全球商標擁有者》
[6]Neurio紐瑞優海外官方,《紐瑞優品牌鄭重聲明》
[7]方有得,知產力,《知名奶粉品牌“紐瑞優Neurio”的商標“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