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銀行,正千方百計地拯救股價。
近期,該行密集披露多項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其就2024年貸款增速、差異化優勢、《資本新規》應對、貸款投放重點等問題,接受廣發基金、申萬宏源證券、華福證券等特定對象調研。
此前,廈門銀行將2023年8月披露的高管增持金額由不低于137.64萬上調至不低于350萬,再疊加持股5%以上的4家股東增持計劃,合計不低于4481.31萬。
頻頻釋放利好的背后,一個現實是:于2020年12月高點至今,廈門銀行的股價已連跌三年,從13.8元/股跌至5元左右,跌幅超過60%,市值蒸發超200億元。
回歸基本面,廈門銀行的問題出在哪里了?
一、營收質量如何?
廈門銀行成立于1996年,前身是廈門市商業銀行,2020年10月登陸上交所主板。
站在營收角度,自2020年起,也就是上市首年創出23.2%的高增速后,廈門銀行便呈現出“跑不動”和“過山車”狀態,2021年和2022年營收增速分別為-4.32%、10.9%。
2023年前三季度,廈門銀行實現營業收入42.93億元,同比下降3.52%;同期,開源證券統計,上市城商行營收平均增速為2.05%。
換言之,廈門銀行的營收增速遠遠落后于行業營收增速。事實上,于2023年前三季度的A股17家上市城商行中,有11家實現營收同比增長,有6家遭遇營收縮水,廈門銀行便屬于縮水的6家之一。
分季度看,2023年單Q3,廈門銀行的營收同比、環比分別下降16.26%、12.22%,或也某種程度印證其步入發展轉折點,面臨后續生長動能不足的挑戰。
給企業估值時,成長性往往是重要考量因素,一旦不及預期或倒退,市場必然會毫不留情地做出反應——殺PE,廈門銀行股價跌跌不休也在情理之中。
探幽索隱,凈息差過低影響創收能力。凈息差作為金融機構的關鍵指標之一,衡量的是某時期內銀行的生息資產賺取凈利息收入的能力。對于生息資產日均規模萬億級的銀行來說,凈息差0.1個百分點的波動就會影響凈利息收入十億左右,進而導致營收增速忽上忽下。
最近幾年,囿于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持續下調,頂層政策支持實體經濟、減費讓利等因素,銀行業的凈息差普遍收窄,但對比同業,廈門銀行的凈息差的收窄力度尤其大。
財報顯示,2017-2022年,廈門銀行的凈息差由2.05%下降到了1.53%,并進一步下降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1.2%,在17家上市城商行中排在末尾。比如,2023年前三季度,寧波銀行凈息差為1.89%,蘇州銀行為1.71%、杭州銀行為1.41%。
傳導至收入端,2023年前三季度,廈門銀行的利息凈收入為33.09億,同比下滑4.08%,拉低總收入。
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營收增速放緩,但廈門銀行的歸屬凈利潤仍呈快速上揚態勢,2020年-2022年分別同增6.53%、18.99%、15.56%。
2023年前三季度,廈門銀行實現歸屬凈利潤為20.63億元,同比增長14.63%,其中的Q3同比增長11.83%,環比下降10.23%。深入財務數據,信貸減值損失堪稱廈門銀行的“肱股之臣”。
信用減值損失,也稱為資產減值損失,主要是為銀行的信用風險留出的減值準備,以應對銀行現有或未來的風險,也是行業常用的利潤調節工具。一般來說,銀行傾向于在收入增加時計提更多的減值準備,在收入較低時計提較少的減值準備,以達到平滑利潤的目的。
具體到廈門銀行,2023年前三季度,其計提的信貸減值損失為2.56億元,相較2022年前三季度為10.39億元,同比降幅高達75.4%。通過大幅壓降該項支出,支撐起廈門銀行利潤的正向拔高,但也存在調節利潤的嫌疑。
二、資產質量怎么樣?
銀行不同于通常意義上的商業法人主體。在給銀行估值時,除了考量業績的成長性,還要考量資產質量的穩健性。
就廈門銀行而言,2020年-2022年,其不良貸款率從0.98%逐年下降至0.86%,2023年前三季度為0.79%,同比再下降7個基點,說明資產質量持續改善。
放置在行業中,相較江蘇銀行不良貸款率0.91%、北京銀行不良貸款率1.33%,南京銀行不良貸款率0.9%,廈門銀行的表現優于同業。
但數據歸數據,從實際情況來看,廈門銀行卻踩“雷”不少,內控方面存在瑕疵。
據其2023年的幾則公告,因福建三盛實業有限公司、程璇、林榮濱、福建三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福州三盛置業有限公司未如約支付借款利息,廈門銀行福州分行向法院提起訴訟,涉案金額為貸款本金2.85億元以及相應利息、罰息及復利等。
更重要的是,與“三盛系”的官司大概率只是廈門銀行風險的冰山一角。
半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廈門銀行房地產業的不良貸款率高達5.22%,位列各行業之首,也高于大部分上市城商行,恒大、陽光城的債務危機中,都有其身影。
圖源:廈門銀行財報
與此同時,截至2023年6月末,廈門銀行作為原告未執結的訴訟標的本金金額超過1000萬元的訴訟、仲裁案件共 87 件,涉案金額32.48億元。32.48億元絕對不是個小數目。要知道,2022年廈門銀行的歸屬凈利潤才25.06億元。
此外,經節點財經不完全統計,2023全年,廈門累計被處罰至少4次,罰單總金額接近千萬。其中,2023年1月底, 由于存在違反個人金融信息保護規定、將外包服務機構發展為特約商戶、商戶實名制落實不到位等多項違法行為,廈門銀行被處沒收違法所得767.17元,并處行政罰款764.6萬元,處以主要負責人罰款5-8.5萬元。
2023年6月,因未準確報送金融統計數據,廈門銀行莆田市中心支行被處以警告并罰款117萬元。
整體來看,廈門銀行要想扭轉股價頹勢,仍面臨重重壓力,既要穩住凈息差,不讓其繼續走低,又要化解資產質量風險,特別是房地產風險,道阻又長。
文 / 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