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消費 陳曉京
6月18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發布2024中國連鎖Top100,盒馬銷售額和門店數量均實現雙位數增長,以750億元GMV,躍居中國連鎖超市第三。排在它前面的,分別是已有56年歷史的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和深耕中國本土近30年的大潤發。
10歲的盒馬,為何能快速崛起?有人說是因為它模式新,有人說背后有阿里的科技賦能。
近10年,中國零售行業大浪淘沙、快速迭代,年輕的盒馬,面對不同的競爭對手,始終站在行業的C位,歸根結底,是因為把新鮮、品質和創新做到了極致。
以生鮮為主打,堅持差異化,持續輸出各類特色產品。盒馬不單單是一個零售平臺,更是一個生活方式提案方。
所以,盒馬平臺上數千萬求新、求變的年輕用戶,愿意將自己的一日三餐交給它來包辦。
?
差異化新物種
從誕生之日起,盒馬就與眾不同,它是開啟中國新零售賽道的“新物種”。差異化的產品,始終是盒馬最大的特色。
生鮮歷來是零售行業最難做的品類,損耗大、標準化難度高。過去,傳統零售企業,只是將生鮮作為引流的品類,沒有為此投入太多精力。
難而正確的事,一旦堅持做,就會形成護城河。一直以來,盒馬都是以生鮮為主打,并將其培育成了自己的基本盤。
雖然已過去多年,但2017年馬云到訪盒馬上海金橋店,徒手抓帝王蟹的照片,仍時常在互聯網上流傳。
將大海鮮引入零售平臺,盒馬是首創者。曾幾何時,吃帝王蟹等高端海鮮,只能去高級海鮮餐廳。盒馬將其引入門店后,把價格打了下來。多少年輕人的第一頓帝王蟹大餐,就是在盒馬實現的。
如果不是盒馬,可能到今天,湖北的鮮藕帶、云南的野生菌、甘肅的沙蔥等區域特色農產品,還只能困在原產地,全國消費者無緣品嘗。
在產能極其豐富的當下,中國市場最不缺商品,也不缺新模式。電商和即時零售的發展,即便足不出戶,日常生活也能得到滿足。可面對各個平臺同質化的商品,往往很難勾起購買的欲望。
即便如此,盒馬還是非常值得逛的。盒馬的貨架上,同質化的大流通商品占比很低,更多的是根據用戶需求,具有自身特色的定制化產品,且保持著極高的更新頻率。幾乎每隔幾天去盒馬,總能給一成不變的生活,找到一些新的靈感。
如果說,傳統超市賣的是貨,盒馬賣的就是生活方式。
最近幾個月,在各社交平臺上,“哈佛蔬菜湯”的熱度居高不下。正是盒馬率先將這份網紅菜譜做成了凈菜包,持續霸占平臺熱銷榜。
哈佛蔬菜湯是真健康還是智商稅?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一鍋湯所提供的情緒價值,是9塊錢買不來的。
如今,盒馬早已不滿足做一個單純的商品采購方,而是將產業鏈進一步向上游延伸。在農產品上,開始挖掘國內新培育的新品種,提前介入試種等環節,將供應鏈前置,借此,進一步鞏固自身在生鮮品類上的差異化優勢。
?
爆款制造機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么盒馬總能發現一些新奇特的產品,而且能將它們賣爆?
這就不得不提到盒馬的出身。它孵化于阿里,一出生就帶著濃厚的科技和數字化底色。
傳統超市不知道自己的商品賣給了誰,也很難及時收集用戶的意見。但,這正是盒馬的優勢。
在大數據的加持下,盒馬能第一時間洞悉消費動向,在商品端提前布局。比如,在盒馬APP上,用戶喜歡搜索什么,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用戶的潛在需求。
今年以來,盒馬尤其注重對功能性新型產品的發掘,正是基于對消費需求的提前洞察。相繼打造出只有極高端面包店里才能買到的“酸面團健康面包”;采用新鮮蝦+超五星級酒店主廚秘制醬料的雙醬鳳尾蝦;兼具鮮南瓜清甜和姜黃之溫潤的姜黃窩窩頭,以及各式各樣的健康水等一系列爆款產品。
在銷售環節,盒馬也全方位運用數據分析,并及時作出調整。如果某種商品,復購率很高,但用戶增長緩慢,就可以考慮加大推廣力度;如果某種商品買的人多,但復購率不高,就可以從產品品質、價格等方面找原因。
另外,盒馬還有著其他平臺無法匹敵的、純粹的用戶基礎。中高端的定位和10年來對新鮮、品質及創新的堅持,盒馬成功俘獲了千千萬萬年輕用戶的心。他們有較強消費能力,也愿意接受和嘗試新鮮事物。
在商品銷售上,盒馬主打小份和多樣性,可以降低用戶的試錯成本,讓他們毫無壓力地買新、嘗新。
零售業的本質,就是賣東西,聽起來很簡單,但每一個環節都考驗重重。盒馬每一個新品上市的背后,都經歷了復雜的前期準備。
今年2月,盒馬上架了國產新型蔬菜板藍根青菜,一上市就賣爆了,取代香椿成為新晉春菜頭牌。
用戶不知道的是,這款蔬菜從走出實驗室,到正式上市銷售,中間經過了長達3年的試種環節。
去年,盒馬板藍根青菜就曾在盒馬試銷,主要是為收集用戶意見。當時,用戶集中反饋,這種菜的苦味明顯。于是,盒馬建議將其移到高海拔地區種植,通過晝夜溫差、充足光照等氣候影響,以增加糖分。經過種植端的調整,板藍根青菜的口感問題終于得到解決。
在多重能力的保障下,讓盒馬的爆款成功率高達97%。這樣一來,更多的新奇特產品,也更愿意與盒馬合作,進一步鞏固了盒馬的差異化產品特色,形成正向循環。
5月底,又一款國產新型蔬菜亞非皺葉菜,選擇盒馬作為首發零售平臺。經過一段時間的銷售,已表現出了又一個爆款產品的潛質。
?
質價比之選
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消費者既追求品質,同時也看重價格,這種“既要又要”的消費心態,倒逼零售企業更加注重供應鏈的建設。
創立十年來,盒馬最注重的,正是對供應鏈的打造。
數以百計的基地和訂單式農業“盒馬村”,保證盒馬穩定的高品質產品輸出。生鮮產品基地直采,減少了采購中間環節、降低采購價格,性價比優勢得以保持。
與此同時,盒馬重金投入倉儲、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全國各地的優質產品,可以高效、快捷地送往全國各地的盒馬門店。
為了提高產品的質價比,盒馬一直在苦修內功。
盒馬是最早引入精釀啤酒的零售平臺之一,推動精釀啤酒從小眾走向大眾。2023年,盒馬通過供應鏈整合,包材等生產成本降低了20%,盒馬28天精釀鮮啤系列隨之大幅降價。小麥白從初始售價19.9元降到13.9元;IPA從23.9元降到19.9元;德式黑啤從19.9元降到16.9元……?
烘焙也是盒馬的一大特色品類。為把烘焙產品的價格降下來,2023年,盒馬在昆山新建烘焙工廠。面粉直接通過管道輸送到工廠,僅這一項設計,就讓盒馬吐司、麻薯等商品節省了6%的生產成本。
前幾年動輒千元以上的帝王蟹,如今,在盒馬的日常售價已被打到了799元/只。這一高端的海鮮,已不再高貴。這正是盒馬源頭直采、規模采購、物流提速等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傳統商超普遍收縮的當下,盒馬仍在加速拓店,預計2025年將新開門店100家。中國年輕的用戶們,對產品和服務的認可,給了盒馬逆勢擴張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