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局早市煙火氣“浩浩蕩蕩”,各地夜市人頭攢動,飯店門口重新排起隊,席間觥籌交錯。打開假期朋友圈,好友定位遍布全國,想出去玩的心達到了頂峰。今年,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消費復蘇。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以下簡稱《措施》),針對住房、汽車、餐飲等消費領域發布20條相關措施,提出要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充分挖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暢通經濟循環、釋放消費潛力。
餐飲渠道作為白酒重要消費場景不斷復蘇,另一邊酒旅融合方興未艾。隨著開拓餐飲、旅游等新副本,酒企們能否加速達成主線任務呢?
編輯
圖片來源:攝圖網
01
頻開新副本
《措施》中,“餐飲”“旅游”關鍵詞被頻頻提及,包含“豐富文旅消費”“促進文娛體育會展消費”“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支持各地舉辦美食節”“開展餐飲促消費活動”等措施。
酒訊走訪北京部分餐飲終端發現,春節以來,餐飲門店各時段逐漸恢復。在北京一商場內的眉州東坡,傍晚6點門口已有人排隊等號,該店白酒產品包含低中高檔產品,包括百元以下的江小白迷你二代40度 100ml、五糧液好兄弟46度 118ml,100-300元區間的茅臺迎賓酒53度 500ml、牛欄山百年陳釀52度 400ml,千元以上的五糧液52度 500ml、飛天茅臺53度 500ml。
除了出現在餐廳、宴席等常見餐飲場景,餐配酒的模式還延伸到美食節。
去年1月,第六屆四川(瀘州)美食節等系列活動重點推出“酒城·名酒宴”等5大地方特色宴席和“酒城九味九寶九絕”,探索“美酒+美食”新模式;2020年6月,中國烹飪協會聯合美團點評啟動“2020非遺美食節”,寬窄與四川白酒品牌谷小酒的聯名白酒上線。
編輯
圖片來源:中國烹飪協會公眾號
和餐飲同樣恢復顯著的旅游場景也不乏白酒的身影。酒廠們盤活手頭資產,形成了酒旅融合新模式,成都邛崍產區的文君酒莊、大梁酒莊,河北省河間府酒業的詩酒文化園,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河北雄安保府酒業的雄安保府酒文化園等成為旅游打卡地。
政策利好強勢帶動了消費零售股。7月31日上午,A股三大指數全線高開,上證指數高開3287.21點,盤中一度突破3300點,餐飲成為領漲主力,西安飲食、金陵飯店盤中漲停封板,港股方面,海底撈漲超12%。旅游板塊也受到市場關注,大連圣亞、曲江文旅漲幅居前,錦江酒店、首旅酒店等跟漲。
編輯
圖片來源:攝圖網
同時,白酒股幾乎全線上漲,水井坊盤中一度漲停,酒鬼酒、洋河股份及金徽酒等,盤中一度漲超5%。
02
思路漸打開
白酒“打開思路”,擁抱餐飲、旅游等新場景的背后是主線任務的遇冷和副本任務的繁榮。
此前,中國酒業協會在《2023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中提到,雖然春節期間出現了消費回暖的跡象,但“五一”期間酒水市場只有宴席用酒表現較好,商務和團購偏弱。春節過后有四成經銷商認為白酒消費量相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五一”期間則有三成經銷商表示白酒消費量有所減少。許多企業和經銷商仍未能消化去年庫存積壓。
相較于酒水行業而言,餐飲和旅游行業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全國餐飲收入24329億元,同比增長21.4%,成為前六個月反彈最大的消費品類。
編輯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7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3年上半年國內旅游數據情況。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國內旅游總人次、國內旅游收入(旅游總花費)分別為23.84億、2.30萬億元,同比提升63.9%、95.9%。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2023上半年旅游經濟運行分析與下半年趨勢預測》預計全年國內旅游人數將達55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將超過5萬億元,分別恢復到2019年的九成和八成以上。
酒類分析師肖竹青認為,餐飲渠道對于品牌曝光率、美譽度、區域市場影響力等有巨大推動作用,特別是中高端宴席。營造消費體驗分享場景,通過餐飲聚會場景不僅僅實現產品動銷,還對提升品牌當地市場份額、渠道信心、消費者認知具有現實意義。所以酒廠必須長線運作餐飲渠道,以追求品牌目標為重點的渠道策略。
中信建投在研報中指出,今年年會、商務宴請、老友聚餐等消費場景繼續帶動餐飲宴席市場回暖,宴席回補或超預期,終端渠道迎來補貨階段。白酒等熱銷帶動渠道信心回升,產業鏈將重回景氣階段。
北京酒類流通行業協會秘書長程萬松則指出,旅游是近幾年白酒企業越來越重視的渠道,主要是兩種,一種是直接服務于野營等新興消費場景,倡導排遣型消費生活方式,是餐飲渠道的一種延伸,另一種是綁定名勝地標,做文創類產品,此類定制服務,收藏價值大于飲用價值。
編輯
圖片來源:攝圖網
03
融合新選擇
白酒走進更多餐飲門店的門頭和菜單,給消費者提供了餐酒搭配的“直球”選擇,但也有一些消費者不接招。
在上述眉州東坡店內,有消費者自帶酒水,門店提供分酒器。至于原因,一部分是店內種類不足,一部分是售價較高,自帶酒水相對方便實惠。
程萬松提到,餐飲是酒類產品最直接的消費場景,一直是酒類品牌著重深耕的渠道。然而過去酒類品牌深耕餐飲渠道的方式,以買店為主,買店的費用轉嫁成銷售的加價,而酒店以服務為主要手段,因此又加了一筆服務費,所以導致餐飲渠道的酒水售價偏高,故而消費者自帶酒的現象就變得極為普遍。目前酒企在餐飲渠道的開發,形式越來越多樣,通過與餐飲店綁定買贈、積分等方式,也能帶動一些的促銷,但客單價不會太高。
2020年4月中旬,四川省印發《優質白酒產業2020年重點任務》,提出將積極聯合川菜聯盟、四川美食家協會,搭建川酒、川菜交流合作平臺,探索建立覆蓋知名連鎖川菜酒。
編輯
圖片來源: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官網
餐酒融合的形式越來越豐富。酒訊梳理發現,今年春糖期間,主打佐餐酒的梅見青梅酒與成都超20000家餐館合作,將展臺直接搬至餐桌上;5月,上海貴酒聯合新榮記、甬府、湊湊火鍋等百家餐飲企業打造“五五購物節”。
1919推出1919酒類直供·餐廳店中店加盟項目,景芝與山東省旅游飯店協會以及國家級烹飪大師共同舉辦山東美食大賽,安徽江南醇酒業投資400萬元建成江南醇大酒店,郎酒在大本營市場成都推出“酒食融合”計劃,啟動美食發現欄目《好吃嘴郎牙榜》……
同樣的變化也在旅游場景中發生。三亞海棠灣茅臺度假村包含“貴州茅臺第三代專賣店”“茅臺冰淇淋旗艦店”“茅臺集團酒類展廳”“茅臺影視廳”等多種類設施設備以及文化娛樂項目;創酒邦結合宜影古鎮康養產業特色,將貴州茅臺鎮家天下醬酒引入康養地產,推出“康養房+醬酒”的營銷項目。
編輯
圖片來源:貴州茅臺公眾號
洋河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聯東表示,酒行業是一、二、三產高度融合產業,因此企業要強化酒文、酒旅、酒農產業深度融合,不斷優化產業布局,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
程萬松認為,過去與餐飲、商超,以及現在的旅游合作,主要依靠利益綁定渠道的方式,但消費者最終選擇,首先是看需不需要,其次看是不是品牌,再次則要看看錢包是否買得起。未來餐飲、野營作為酒類消費場景的現象不會改變,但利益捆綁渠道的方式不大可取,面向消費者做餐酒搭配、文化行銷的沉浸式體驗,是餐酒、酒旅融合的靠譜方式。
作者|子煜
編輯|念祎
排版|王月桃
轉載說明: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改編,否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