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張偉?
隨著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先進技術蓬勃發展,讓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傳統基礎行業都插上了AI的“翅膀”。同時,也有不少在“AI+”領域掘金的公司,在經營達到一定規模后,希望通過上市,進一步提升其行業競爭力。?
今年5月,基于AI行業模型的軟硬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諾比侃人工智能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諾比侃”或“公司”)遞交《招股書》,計劃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并上市,目前暫未通過聆訊。?
據灼識咨詢報告,2024年中國AI+交通、AI+能源、AI+城市治理解決方案的市場規模合計近1.5萬億元,預計未來將持續增長。盡管行業空間巨大,但諾比侃卻也面臨市場參與者眾多、需要繼續購買“投喂”數據、經營現金流不足等問題。?
諾比侃表示,公司需持續投入研發以保持競爭優勢,并及時升級產品滿足客戶需求,以拉動業務增長。諾比侃能否通過上市達成相關愿景,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IPO前已進行多輪融資?
據了解,諾比侃主要通過人工智能和數字孿生等技術在AI+交通、AI+能源、AI+城市治理等領域為客戶實現智能化監測、檢測、運維等業務賦能。諾比侃的壯大,也是踩中了國內軌道交通行業、AI行業均高速發展的風口。?
工商信息顯示,諾比侃成立于2015年5月,由廖峪聯合徐利軍、胡彬創立。廖峪擁有四川大學軟件工程碩士學位,大學畢業后在成都銳之獅、成都布露思視訊等公司工作期間,認識了徐利軍、胡彬。?
諾比侃設立時,廖峪、徐利軍、胡彬三人的持股比例分別為33%、34%及33%。但在2017年4月,這種“共同富?!钡母窬直淮蚱疲斡蔀橹Z比侃的唯一股東。?
對于廖峪是如何“勸退”另外兩名股東的,諾比侃語焉不詳,只在《招股書》中表示,“為加強公司控制權以利于決策過程,廖先生于2017年4月成為公司的唯一股東;同時公司注冊資本增至500萬元,增加的注冊資本由廖先生悉數認購”。?
完全掌控諾比侃后的次月,2017年5月,諾比侃迎來第一位天使投資人,廖峪將公司未支付的注冊資本62.5萬元(占注冊資本500萬元12.5%)轉讓給張小軍,對價237.5萬元。也就是說,諾比侃進行天使輪融資時,其估值為3.8倍。?
2018年2月,諾比侃進行“大封功臣”,向公司3名核心員工唐泰可、林仁輝、蘇茂才分別授予5%的股權,各自對價25萬元;同時將公司7.5%的股權授予外部顧問鄭三忠,對價37.5萬元。?
隨后,經鄭三忠股引薦,諾比侃又迎來一位私人投資者李鵬,其對諾比侃投資200萬元,獲得1.7%的股權。李鵬,和鄭三忠一樣,均為諾比侃的獨立第三方。?
李鵬加入后,諾比侃的股權結構如下,廖峪持股63.9%,為公司實控人兼一大股東;張小軍持股12.3%;鄭三忠持股7.4%,李鵬持股1.7%;唐泰可、林仁輝、蘇茂才等3位高管各自持股4.9%,合計100%。?
從2019年起,諾比侃開始引進機構投資者?!墩泄蓵@示》,諾比侃在IPO前已獲得包括博將資本、普豐投資、雅藝創投、海南望眾、成都技轉集團、華達基金、西部建設集團等機構的投資,機構類型涵蓋投資基金、上市公司、地方國資。?
據不完全統計,除早期的2位天使投資人外,諾比侃在IPO前一共進行了5輪投資,融資金額總計約3.55億元,公司的投后估值達21.3億元。?
營收大多為“紙面富貴”?
除了融資一步一步來,諾比侃在業務開展方面也是循序漸進。?
據《招股書》披露,諾比侃于2018年開始拓展AI+交通業務,當時需要資金支持,才“經鄭三忠介紹,本公司結識李鵬”。李鵬進入后,諾比侃在AI+交通業務的拓展過程中結識了國鐵集團,并于2019年獲得國鐵集團A級供貨商資格。?
截至目前,諾比侃已向國內超過80%的鐵路局(包括超過60%的供電分段)提供“接觸網懸掛狀態缺陷識別解決方案”,累計鐵路應用里程約37萬公里,檢測超20萬個缺陷。據灼識咨詢報告,諾比侃是中國軌道交通行業第七大AI+檢測監測解決方案提供商,市場份額約為1.3%。?
由于AI模型具備可復制、近似場景可泛化等特點,2021年、2022年,諾比侃其將業務拓展至城市治理、能源等行業。自此,諾比侃的營收形成了AI+交通、AI+能源、AI+城市治理“三駕馬車”的格局。?
《招股書》中,諾比侃將其業務劃分為NBK-INTARI平臺、AI行業模型、AI解決方案3個層面。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深度學習平臺”和“大數據平臺”融合生成算法庫(NBK),進而訓練為行業模型并落地產業化,最終實現商業運營。?
財報顯示,2022年至2024年(下稱“報告期內”),諾比侃的營收分別為2.53億元、3.64億元、4.0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320萬元、8860萬元、1.15億元,營收、凈利潤均保持同比增長。?
不過,諾比侃的營收卻是“紙面富貴”。報告期內,諾比侃的應收賬款分別為1.76億元、3.03億元、4.74億元,在各期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70%、83%、118%。?
IPG中國區經濟學家柏文喜認為,諾比侃的客戶以G端為主,具有To G業務的賬期長、回款慢等特征,加上公司經營規模不算大,議價能力有限,可能進一步制約了其應收賬款資金的“回籠”力度。?
另一方面,應收賬款高企,也讓諾比侃的現金流吃緊,報告期各期末,諾比侃的經營現金流凈額分別為-8059萬元、-9992萬元、4022萬元,IPO前公司賬上只有約7000萬元現金可支配。上市融資,對諾比侃來說,似乎已經迫在眉睫。?
行業競爭激烈如何突圍?
俗話說,中國地大物博,沒有獨家獨戶的生意。在AI檢測賽道,諾比侃的幾家同行早已上市。據Wind數據,目前已有運達科技、鼎漢技術、申昊科技、唐源電氣4家在A股上市。?
從營收、凈利潤看,除申昊科技外,另外3家公司2024年的營收均高于諾比侃。凈利潤方面,上述4家公司2024年的凈利潤同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行業整體盈利受到抑制。?
民生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目前國內軌交基建的熱潮已過,進入存量發展和慎建階段,檢測是軌交運營的配套,增量受限也可能影響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作為擬上市公司,諾比侃在與已上市同行的競爭中,還有一些后發的劣勢。?
另外還有觀點認為,諾比侃的核心業務AI+交通,其底層技術是基于AI模型對軌道交通進行檢測和預警,相關分析需要通過模擬事件“投喂”,以達到統計意義,屬于AI運用的低階產品,延展性有限。為了獲得更多基礎數據,諾比侃需要不停地采購數據進行“投喂”,類似軍備競賽,一旦停止,則可能前功盡棄。?
此外,諾比侃也計劃將公司業務拓展至AI+機場、AI+化工等領域,但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諾比侃在《招股書》中表示,將借助NBK-INTARI人工智能平臺的跨行業可復制性,致力于在公共領域進行同心多元化拓展。?
未來,諾比侃能否通過上市改善公司經營流動性、拓展更多業務場景、實現業績穩增,投資者亦可保持關注。(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