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映雪/作者 楊起超 時風/編審
瓶級PET產品是環保高分子聚酯材料,具有無毒、無味、透明度高、強度高、阻隔性高、韌性好、可塑性好等特性,通常以瓶片的形式進行銷售,由下游包裝企業加工成為PET瓶胚、片材等,在軟飲料、乳制品、酒類、食用油、調味品、日化、電子產品、醫療醫藥、現場制作飲品、生鮮果蔬等領域具有廣泛用途及良好的應用前景。
萬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凱新材”) 2008年成立,歷經14年的深耕,現已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聚酯材料研發、生產、銷售企業之一,主要產品包括瓶級PET和大有光PET。萬凱新材現擁有180萬噸/年的瓶級PET產能,產能規模位居全球前列,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IPA單獨酯化、低溫聚合工藝和復合節能保溫等核心生產技術,擁有全球單套產能最大的新設備,并著力于高附加值新產品研發,募投項目所引進先進的年產4萬噸小型柔性化聚酯生產裝置與設備,將專用于需求量相對小的高附加值新產品實驗和生產,進一步豐富萬凱新材聚酯產品體系,構建了高深的產業“護城河”。當前,萬凱新材積累了眾多的知名客戶資源,主要客戶包括農夫山泉、可口可樂、怡寶等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產品暢銷全球上百個國家和地區。
?
一、瓶級PET全球需求量穩步增長,國內為全球最主要的出口國之一
國內領先的聚酯材料研發、生產、銷售企業之一的萬凱新材,致力于為社會提供健康、安全、環保、優質的聚酯材料,主要產品包括瓶級PET和大有光PET,其中瓶級PET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在報告期內基本超過90%。
憑借高品質產品、技術創新及規模優勢,萬凱新材被授予“中國民營企業制造業500強”、“中國對外貿易500強民營企業”、“浙江省知名商號”、“浙江出口名牌”等榮譽稱號。
由于瓶級PET具有良好的性能,應用范圍廣,全球需求量穩步增長。
2020年全球瓶級PET市場需求約為2,876萬噸,同比增長10.07%,繼續保持近年來的高增速。
2014-2020年間,全球瓶級PET市場需求從1,934萬噸增長至2,876萬噸,年復合增長率為6.84%,總體高于同期全球瓶級PET產能及產量增長率,且從2015年開始呈現出加速增長趨勢,顯示出瓶級PET作為新型的環保性包裝材料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在全球需求分布方面,2020年,全球瓶級PET市場需求主要位于亞太、歐洲、北美區等全球人口密集區域。
其中,亞太地區全球市場需求占比42.94%,歐洲地區為16.52%,北美地區為16.86%,其他主要市場需求分布在中東、非洲地區以及南美地區。
根據CCF統計數據,在產能方面,2020年全球瓶級PET產能約為3,391萬噸,同比增長2.1%。
近年來,全球瓶級PET產能保持持續增長趨勢,由2014年的2,700萬噸增長至2020年的3,391萬噸,年復合增長率約為3.87%。
在全球瓶級PET產能分布方面,目前產能主要分布在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亞太地區。
其中,2020年全球瓶級PET產能分布,中國、北美、歐盟、中東和非洲、北亞、印度次大陸、東南亞、南美洲、歐洲其他的產能分別35%、14%、10%、9%、8%、7%、7%、5%、5%。
未來幾年內,世界范圍內的瓶級PET新/擴建項目仍主要集中在亞太地區,從而推動亞太地區瓶級PET產能的進一步擴大。
在產量方面,隨著全球瓶級PET產能的不斷擴張,瓶級PET的產量也同步保持持續增長。
2020年全球瓶級PET產量約為2,745萬噸,同比增長3.39%。
2014-2020年間,全球瓶級PET產量從1,976萬噸增長至2020年的2,745萬噸,年復合增長率為5.63%,總體高于同期全球瓶級PET產能增長率。
在國內市場需求方面,隨著近年來國內食品飲料等行業的健康發展以及包裝行業對包裝材料在保鮮、美觀、運輸、環保等方面的需求升級,國內瓶級PET產品市場需求呈現出穩定增長趨勢。
2014-2020年國內瓶級PET總需求量從583萬噸增長至2020年的951萬噸,年復合增長率達8.5%,總體高于同期全球瓶級PET市場需求增長率。
國內是全球最大的瓶級PET生產國,生產的瓶級PET產品除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外還大量對外出口,因此國內也是全球最主要的瓶級PET出口國之一。
2014年以來國內瓶級PET產品的出口總體呈現增長趨勢,2014年-2019年出口量復合增長率為8.19%;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響,國內瓶級PET出口量出現下滑。
近年來,出口困難有所增多,對PET等聚酯產品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在產能方面,2014-2020年,國內瓶級PET產能持續擴大,從746萬噸增長至1,196萬噸,年復合增長率達到8.18%。
近年來,國內瓶級PET行業在國家供給側改革政策及行業自發性去產能的影響下,進入調整階段,市場競爭力弱的小規模企業被淘汰。
經過調整后,從2017年開始,國內瓶級PET行業由萬凱新材、華潤材料等行業領先企業帶領進入新一輪的產能擴張期。
國內瓶級PET產能將進一步釋放,2021年末預計將達到1,306萬噸,同比增幅約為9.2%。
根據預測,2019-2024年亞太地區瓶級PET市場需求將保持5.86%的年復合增長率,高于全球5.33%的市場需求增長率。
未來全球瓶級PET產能擴張與市場需求增長仍以亞太地區為主。
?
二、營業收入逾90億元,主營業務持續向好且競爭力突出
值得關注的是,萬凱新材借助新增產能投產,持續拓展國內市場,其業務規模持續穩定增長,萬凱新材營業收入保持穩定增長趨勢。
作為全球主要的瓶級PET廠商,萬凱新材報告期內營業收入整體金額均逾90億元。
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萬凱新材的凈利潤分別為1.96億元、3.67億元、2.03億元、1.88億元;同期,營業總收入117.25億元、96.82億元、92.98億元、44.21億元。
憑借強大的科研能力、創新水平、豐富多樣的產品種類以及良好品牌形象,萬凱新材近幾年主營業務競爭力突出,行業優勢明顯,營收、凈利潤規模保持穩健增長。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2018-2020年,萬凱新材的扣非后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43.64%、29.35%、30.98%。
可見,2018-2020年,萬凱新材扣非后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均保持在29%以上。
與此同時,萬凱新材主營業務突出,且主營業務持續向好。
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萬凱新材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90.23億元、78.66億元、67.12億元、37.5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6.96%、81.24%、72.19%、84.87%;其他業務收入主要為原材料貿易、包裝物及廢料銷售等收入。
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萬凱新材瓶級PET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89.40%、92.56%、95.23%及95.59%,為其收入的主要來源。
此外,萬凱新材瓶級PET銷售收入在2019年度及2020年度有所下降,降幅分別為9.75%及-12.20%,但2021年1-6月有所回升。
值得關注的是,萬凱新材瓶級PET銷售收入在報告期內發生波動主要受到銷售數量及產品價格兩方面因素影響。萬凱新材產能的擴張及下游行業需求量的增長,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保持穩中有升的趨勢。
?
三、產能規模位居全球前列,境內外市占率均呈上升趨勢
截至2021年12月28日,萬凱新材擁有已投產的瓶級PET年產能180萬噸,產能規模位居全球前列,具有突出的規模優勢。
在原材料采購方面,萬凱新材對上游原材料大規模的采購可為其爭取到更為有利的商業條件,從而有效降低成本。
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大規模生產有利于發揮規模效應,與全球競爭對手相比較,萬凱新材生產裝置具有單套裝置產能大的優勢,大部分單套生產裝置的年產能在40萬噸及以上級別,能夠有效降低單位產成品的原材料成本與能源成本,具有突出的經濟性與環保性,從而增強盈利能力。
在生產設備方面,萬凱新材擁有全球單套產能最大的新設備,規模優勢攤薄了生產成本并更能保證產品質量穩定、優質。
2018-2020年年末及2021年6月30日,萬凱新材機械設備賬面價值分別為8.49億元、7.41億元、10億元、13.45億元,占固定資產的比例分別為72.54%、67.05%、63.39%、66.38%。
在市場銷售過程中,可觀的規模能夠凸顯萬凱新材良好的履約能力和品牌知名度,從而增強其獲取訂單的能力。
在生產設備方面,萬凱新材采用國際先進水平的中國昆侖工程公司(CTIEI,原中紡院)設計生產的CP環節和瑞士Polymetrix(原布勒BUHLER)公司設計生產的SSP環節成套專利裝置,采用了Honeywell公司的分布式控制系統(DCS)。
在生產工藝方面,萬凱新材在長期的生產經營中積累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IPA單獨酯化、低溫聚合工藝和復合節能保溫等生產技術,能夠保障生產裝置安全、穩定、高效運行。
在生產成本方面,萬凱新材開拓國內中西部市場,西部天然氣資源豐富,水電氣費用低,人工費用低,有成本優勢。
萬凱新材總部位于浙江海寧,地處國內長三角經濟區腹地,具備極強的產業分工合作潛力。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不斷推進,萬凱新材區位優勢不斷凸顯。
2018年,萬凱新材于設立重慶子公司,當地電費、燃料、人工成本等生產要素價格較華東地區更低,生產成本低。
同時,重慶萬凱的建設縮短了產品銷售運輸至國內西部市場的時間,減少了運輸成本和存貨占用的資金成本。
此外,萬凱新材于重慶投資設立子公司及建設生產項目可享受西部大開發等優惠政策,能夠降低項目單位投資成本,具有突出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目前,國內瓶級PET產能在地理分布上具有集中度高、東西部發展不均衡的特點,主要集中在江蘇、海南、廣東和浙江地區,而近年來國內中西部地區對瓶級PET產品的市場需求不斷增長。
與此同時,萬凱新材重點開展了子公司重慶萬凱一期60萬噸生產項目的運營并完成重慶萬凱二期60萬噸生產項目的建設,此項成果完善了中西部業務區域的營銷網絡構建,進一步拓寬萬凱新材瓶級PET產品市場需求,增強萬凱新材品牌影響力,更好地滿足國內中西部地區的高端食品級PET瓶片市場需求,同時萬凱新材也是唯一一家搶占了西部廣闊市場的瓶片大廠。
目前,國內瓶級PET行業由萬凱新材、三房巷、華潤材料等行業領先企業帶領進入新一輪的產能擴張期。縱觀整個行業來看,萬凱新材保持了穩定領先優勢。
截至2021年末,萬凱新材產能位列全球第6,全國第3。
2018-2020年萬凱新材境內市占率分別為7.1%、6.94%、9.81%;全球市占率分別為4.15%、3.97%、4.25%。境內市占率復合增長率達17.55%。
具備規模效應優勢的萬凱新材,原材料大規模采購可有效降低采購成本;萬凱新材主要生產裝置單套年產能在40萬噸及以上,可有效降低單位產成品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品質穩定性。
除此之外,萬凱新材產能利用率高。
2018-2020年和2021年1-6月,萬凱新材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3.45%、97.88%、88.42%、100.67%,均高于2020年國內瓶級PET行業產能利用率79.52%。
未來,隨著國家供給側改革的深入,規模受限且產品競爭力不足的企業將面臨產能出清或被優質企業兼并重組的境況,萬凱新材作為瓶級PET行業領先企業有望繼續享受行業集中度提升所帶來的市場集中效應,市場份額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
?
員工是企業的資本,萬凱新材管理層及核心技術人員穩定、行業經驗豐富,且于上市前已經完成股權激勵,萬凱新材治理結構合理,相較于國企,民營企業內部決策機制更高效。
此外,萬凱新材完善由其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組成的治理架構,形成了權力機構、決策機構、監督機構和管理層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制衡機制,為萬凱新材高效經營提供了制度保證;聘任3名專業人士擔任萬凱新材獨立董事,由其參與決策和監督,以增強董事會決策的客觀性、公正性、科學性。
目前,萬凱新材擁有專業化、多元化、國際化的管理團隊,核心管理人員在聚酯行業積累了深厚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在市場方向、產品工藝、技術路線判斷等方面有強大的前瞻性。
與此同時,萬凱新材擁有一支經驗豐富、忠于職守的技術人才隊伍,并形成多項核心技術及專利,以及生產工藝、裝備控制等非專利技術,萬凱新材通過多年研發積累,對以上技術的掌握、擴展和應用是萬凱新材實現穩定業績增長的重要保障。
另外,萬凱新材現有生產人員、技術人員、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配置及人力資源架構能夠有力保證募投項目的實施。
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萬凱新材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066萬元、1,284.69萬元、1,826.15萬元、998.5萬元,2019-2020年,研發費用率的增速分別為20.52%、42.15%。
目前,萬凱新材被浙江省經信委等5個部門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先后參與多項國家標準、團體標準的制訂及修訂,創新成果獲得包括浙江省科技進步獎、浙江省優秀工業新產品獎等省市級科技獎勵20項,并承擔了7項省級科研項目。
與此同時,萬凱新材目前已取得49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數量多于同行業公司三房巷、華潤材料、逸盛、江陰澄星等,并與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通過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等方式開展深度合作,具備強大的研發、生產實力,承擔省市級重大科研項目。
另外,萬凱新材通過外部引進、內部培訓等多種手段,不斷強化技術力量,培養精干、高效的科研團隊,以人才奠定技術創新的基礎,促進萬凱新材科研開發能力提高。萬凱新材還將持續引進高端技術人才、行業專家,進一步充實萬凱新材研發團隊實力和創新能力。
2018-2020年,萬凱新材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0.97%、1.31%、1.53%;同行可比公司華潤材料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56%、2.76%、2.77%;2018-2019年,另一同行可比公司海倫石化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1.25%、1.64%。(海倫石化未披露2020年數據)。
總體來看,萬凱新材銷售費用率和海倫石化大體相仿,基本維持在1%左右。萬凱新材銷售費用率低于華潤材料,主要系華潤材料的運輸費高。
2018-2020年,萬凱新材的管理費用率分別為0.94%、0.83%、1.24%;同行可比公司華潤材料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0.84%、1.04%、1.27%;2018-2019年,另一同行可比公司海倫石化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0.12%、0.17%。
總體來看,萬凱新材管理費用率水平處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區間內,且2019-2020年均低于華潤材料。
未來,萬凱新材將加快對各方面優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同時加大對人才的資金投入并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確保其發展規劃和目標的實現。
此外,萬凱新材將繼續加強員工培訓,不斷引進外部人才,建立包括直接物質獎勵、職業生涯規劃、長期股權激勵等多層次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提升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
?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2018年-2020年及2021年1-6月,萬凱新材的總資產分別為43.12億元、46.71億元、48.39億元、54.76億元;同期,同行可比公司華潤材料的總資產分別為61.67億元、49.71億元、59.08億元、58.17億元。
此外,2018年-2020年及2021年1-6月,萬凱新材的貨幣資金分別為6.97億元、9.96億元、5.13億元、4.53億元。與此同時,同行可比公司華潤材料的貨幣資金分別為4.19億元、5.65億元、12.55億元、8.3億元。
2018年-2020年及2021年1-6月,萬凱新材的流動資金合計分別為29.56億元、26.37億元、25.79億元、28.67億元。同期,同行可比公司華潤材料的流動資產合計分別為34.92億元、32.5億元、37.13億元、33.47億元。
此外,萬凱新材將采取多元化的融資方式,來滿足各項發展規劃的資金需求,利用好募集資金實現擴大產能規模、優化產品結構、增強營銷能力和提升創新能力的規劃。
同時,萬凱新材也將進一步加大聚酯領域的技術研發投入,積極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提升整體技術研發水平,助力國內聚酯產業的技術升級。
此次上市,萬凱新材擬募集資金15.04億元,其中11.54億元用于“年產120萬噸食品級PET高分子新材料項目(二期)”、1.7億元用于“多功能綠色環保高分子新材料項目”、1.8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前述兩個項目都已經取得項目備案及環境評價批復。
年產120萬噸食品級PET高分子新材料項目(二期)依托萬凱新材現有的核心技術及生產經驗,建成后將解決產能瓶頸問題,提高萬凱新材生產能力,拓展中西部地區市場,優化生產工藝,提升生產效率,提升萬凱新材盈利能力。
多功能綠色環保高分子新材料項目通過引進先進的柔性化聚酯生產裝置與設備,以萬凱新材積累的豐富客戶資源及優質產品為基礎,以豐富的生產經驗為依托,加強科技研發和科技創新投入,提高裝備技術和工藝水平,新增PETG、改性PET以及PTT等新型多功能綠色環保高分子新材料生產能力,能夠有效豐富萬凱新材現有的產品體系,開拓新的下游市場,并有效提升萬凱新材產品開發及技術創新能力,從而促進主營業務的持續健康發展。
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內容全面,涵蓋了生產類型項目以及研發類型項目。
募投項目與現有業務具有一致性和延續性,可以夯實并豐富現有業務及產品線,提升萬凱新材產能,同時為萬凱新材未來技術研發創新及戰略實施奠定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萬凱新材總部位于浙江海寧市,積極布局國內東西區域,在重慶設有全資子萬凱新材重慶萬凱新材料科技有限萬凱新材,而華潤材料布局全在東部沿海地區。
目前,萬凱新材有海寧120萬噸年產能和重慶60萬噸年產能的兩大生產基地。
未來,伴隨2022年重慶萬凱二期的投產,屆時,萬凱新材PET總產能將達到240萬噸,超過華潤材料現有的產能,而重慶萬凱將成為西南市場最重要的供應商。
此次重點布局西南,凸顯萬凱新材深謀遠慮、高瞻遠矚之舉。
原材料供應方面,西部有優質的新疆、四川地區PTA和MEG供應商,原材料就近采購成本低;生產成本方面,西部天然氣資源豐富,水電氣費用低,人工費用低,有成本優勢。
上市前萬凱新材資金實力不如華潤材料,上市后萬凱新材將如魚得水,破解資金短板,發展將更加迅速。
未來,萬凱新材還將放眼于全球市場,以國際化標準嚴格把控產品質量,往海外布局營銷渠道,向成為“瓶級PET全球領跑者”的企業發展目標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