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天涯/作者 楊起超 時風/編審
近年來,全球電子、微電子、光電子、通訊、光機電一體化系統等行業的發展,帶動了全球激光加工設備制造行業的迅速發展,同時國內新能源汽車、半導體和電子制造產業的發展,使國內激光加工設備市場更具發展潛力。同時,在碳中和時代背景下汽車電動化進程加快,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行業蓬勃發展,帶動激光及自動化設備市場增長。
作為激光及自動化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深圳市海目星激光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目星”)專注于激光及自動化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經過多年深耕激光及自動化裝備領域,海目星在行業中形成了核心技術、專業人才、精細服務、戰略管理、客戶資源等方面的競爭優勢。此外,海目星在手訂單充裕,為業績穩定打下堅實基礎,其未來可期。
?
一、行業市場規模平穩增長,激光設備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激光是一種純色、準直、高亮、同向、能量密度高的光子隊列,享有“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等美譽。其廣泛應用于材料加工與光刻領域、通信與光存儲領域、科研與軍事領域、醫療與美容領域、儀器與傳感器領域及娛樂、顯示與打印領域。
隨著智能制造設備行業的不斷發展,消費電子、新能源、PCB電路板等加工設備需求持續增長。從行業收入規模來看,國內激光設備市場銷售額呈持續增長態勢。
2017-2021年,國內激光器市場規模分別為495億元、605億元、658億元、692億元、821億元。
激光加工制造的特點在于激光易于控制,可以將激光加工系統、機器人系統與計算機數控技術等相結合,柔性化程度高、加工速度快、出產效率高、產品出產周期短,行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長期以來,激光加工設備行業受到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鼓勵和大力支持?!秶抑虚L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2017年度增材制造重點專項項目申報指南》等政策均強調重點支持激光產業的發展,為產業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產業政策空間和良好機遇。
同時,國內激光設備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傳統加工技術替代市場前景廣闊。
中小功率激光切割設備作為使用刀具類機床的替代產業,目前尚處于產業成長的初期階段,隨著傳統產業的技術升級、產業結構調整以及產品個性化需求趨勢的發展加快,激光設備將在越來越多的領域普及,產業應用具有巨大的發展前景,未來將呈現“用刀的地方就可以用激光替代”的產業格局。
高功率激光切割及焊接設備方面,基于期初投資成本的考慮,許多下游廠商特別是重工業制造商不會考慮改用激光工藝。隨著制造業轉型升級,未來對生產工藝和質量的新要求將促使激光工藝的滲透率不斷提升。
此外,激光加工設備在新興應用領域快速發展,將對許多傳統加工產業產生重大沖擊。隨著3D打印材料和打印設備價格的下降,3D打印市場有望迅速擴展,成為重要的加工手段。隨著皮秒、飛秒激光技術的逐步成熟和產業化,激光將更廣泛地應用于藍寶石、特種玻璃、陶瓷等脆性材料的精密加工,支撐半導體、消費電子等產業的發展。
另外,激光加工的環保特性符合工業發展的趨勢。目前,國內提出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成本,發展新能源,通過實施綠色戰略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高效率、低能耗、低噪音的環保制造技術將是未來工業加工的趨勢。中小功率激光加工技術無刀具磨損,不產生噪音,不易受電磁干擾,無環境污染,符合制造技術綠色化所追求的目標。
?
二、下游動力電池行業蓬勃發展帶動市場增長,多賽道布局提高抗風險能力
激光及自動化設備下游應用領域廣泛,作為激光及自動化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海目星主要從事動力電池、消費電子、鈑金加工等行業激光及自動化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其中,動力電池激光及自動化設備已成為海目星未來幾年業績增長的主要因素。
在碳中和的時代背景下,世界主要經濟體紛紛出臺了新一輪新能源行業的刺激政策,包括歐洲提出的《2030年氣候目標計劃》、國內提出的“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總體目標,以及美國計劃推行的新能源政策一攬子計劃等。汽車產業作為減碳的重要行業被廣泛用作政策抓手,各國相繼宣布了各自的汽車電動化規劃進程。
歐盟自2020年以來各類促進新能源車發展的政策便不斷加碼,如建立400-600億歐元新能源汽車投資基金,加速投資零排放產業鏈,并在2025年之前新建200萬個公共充電樁等;2021年8月5日美國白宮發表聲明,設定了2030年電動車占新車銷量比例達到50%的目標,并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強化全球汽車電動化的趨勢;國內方面,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需達到汽車總銷量的20%。
受刺激政策的影響,近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發展,全國年銷量持續提升。
2017-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分別為77.7萬輛、125.6萬輛、120.6萬輛、136.7萬輛、352.1萬輛。其中,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下降系補貼大幅退坡造成。
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帶動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持續增長。
2017-2021年,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分別為36.4GWh、57GWh、62.2GWh、63.6GWh、154.5GWh。
在此背景下,電池廠商紛紛新增投資以擴大產能,高工鋰電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國內動力電池投擴項目63個(含募投項目),投資總額達6,218.39億元,規劃新增產能超過2.5TWh。
動力電池應用市場的蓬勃發展直接帶動了激光裝備市場的增長。
2019-2021年,海目星動力電池激光及自動化設備收入分別為3.33億元、4.86億元、11.12億元,2020-2021年分別同比增長46.2%、128.75%。
由于動力電池行業的市場需求受宏觀經濟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具備周期性波動,海目星通過多賽道布局,提高自身抗風險能力。
在消費電子領域,產品種類豐富、下游客戶應用場景各異,海目星開發并推出了全自動精密線路板激光切割設備、PCB激光打標機、全面屏全自動激光切割機、OLED激光鉆孔機、全自動VCM組裝線等產品。
隨著5G換機進程的推進,3C行業進入新一輪創新周期,消費電子行業景氣度和設備需求逐步回升。2021年全年,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3.51億部,同比增長13.9%,其中,5G手機出貨量2.66億部,同比增長63.5%,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75.9%。預計未來國內3C市場整體將保持中高速增長態勢,助推相關激光加工設備需求持續增長。
在鈑金行業,產品主要用于板材、管材高功率切割,海目星開發并推出了板材激光切割機、專業管材激光切割機等設備。
高速和高加速度的運行方式使激光切割機的機床機械傳動部件比傳統的機床(如車床,銑床等)磨損的更嚴重,且激光切割設備中激光器和切割頭等光學器件也會隨著切割機的使用而逐漸老化,由此帶來3-5年的設備更替周期。目前市場上中低功率激光切割運控系統已存在大量存量設備。由于機器磨損和老化、以及激光器技術更迭,預計未來這些存量設備更新替代需求不低。
在光伏行業,2022年4月,海目星光伏業務獲得客戶10.67億元中標通知,主要產品為Topcon激光微損設備,該項目是海目星光伏激光及自動化設備首次獲得大規模訂單,為海目星進軍光伏專用設備領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三、持續強化兩大核心技術能力,激光器多個指標達到或優于同類產品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海目星專注于激光光學及控制技術以及與激光系統相配套的自動化技術,并持續強化這兩大核心能力。
從研發投入看,近年來海目星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
2019-2021年,海目星研發投入分別為0.88億元、1.07億元、1.58億元,2020-2021年分別同比增長21.29%、47.54%。
經過多年的研發積累,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目星擁有多項同激光光學及自動化相關的核心技術,并擁有專利技術及軟件著作權444項,包括35項發明專利、289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外觀設計專利以及軟件著作權115項。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海目星獲得豐碩的研發成果:申請知識產權103項,其中發明專利28項、實用新型專利35項、外觀設計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36項;獲得授權知識產權95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53項、外觀設計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36項。
在激光器設計方面,海目星通過自主創新的激光諧振腔光學設計技術、皮秒激光器能量放大技術等設計和控制技術的應用,成功開發出20W紫外納秒激光器、35W綠光納秒激光器等系列產品。
同國際一流激光器生產企業的同類產品相比,海目星自主研發的激光器在多個指標上都達到或優于同類產品,故海目星自主研發的納秒系列紫外激光器、納秒系列綠光激光器及皮秒系列激光器達到了行業內的“先進水平”。
納秒系列紫外激光器方面,海目星激光器功率波動<1.5%,光斑圓度>95%,激光器冷開始時間<10分鐘,熱開機<2分鐘;美國Lumentum公司的Q-Series激光功率波動<2%,光斑圓度>85%,激光器冷開始時間<20分鐘,熱開機<10分鐘;美國相干公司的MATRIX355激光功率波動<2%,光斑圓度>90%,激光器冷開始時間<20分鐘,熱開機<5分鐘。
納秒系列綠光激光器方面,海目星激光器功率波動<1.5%,光斑圓度>95%激光器冷開始時間<10分鐘,熱開機<2分鐘;美國Lumentum公司的Q-Series激光功率波動<2%,光斑圓度>85%,激光器冷開始時間<20分鐘,熱開機<10分鐘;美國相干公司的MATRIX532激光功率波動<+2%,光斑圓度>90%,激光器冷開始時間<20分鐘,熱開機<5分鐘。
皮秒系列激光器方面,海目星激光器脈沖寬度<10ps,光斑質量M2<1.3,光斑圓度>92%;美國Lumentum公司的PicoBlade系列皮秒激光器M2<1.3,脈沖寬度10ps;美國相干公司的HyerRapid皮秒激光器M2在1.3-1.4間,脈沖寬度<15ps,光斑圓度>85%。
在激光控制及工藝應用方面,海目星自主研發了嵌入式高速激光控制卡技術、激光同軸視覺定位技術、電池極片激光切割技術、激光精密清洗技術、激光表面處理技術等與激光應用密切相關的技術與工藝,在諸多應用技術的支撐下,保障了設備在激光加工(切割、標記、焊接、清洗、鉆孔等)環節的精密、高效、穩定運行。
在與激光系統相配套的自動化技術方面,海目星通過對材料分析應用、高精度夾治具及結構設計、仿真分析、控制系統等領域的深入研究,掌握了諸如防高溫金屬熔珠粘附材料工藝、金屬箔材加強筋技術、絲線送線掛線技術、除塵仿真技術、結構強度仿真技術、集成式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框架等核心技術,保障了激光同自動化有機結合。
此外,在激光智能自動化設備研發領域,海目星將激光技術與機、電、軟技術緊密融合,根據對下游行業技術發展和加工需求的深刻理解,經過多年的行業研發積累,海目星形成了激光智能自動化設備在性能及穩定性方面的突出比較優勢。
?
四、憑借精細服務鞏固綜合競爭優勢,依靠戰略管理優勢搶占市場發展先機
目前,海目星主營產品可分為標準化產品及非標準化產品,其中標準化產品包括通用激光及自動化設備中的鈑金激光切割機和激光打標機,非標準化產品包括動力電池激光及自動化設備、顯示及脆性材料精密激光及自動化設備、通用激光及自動化設備中除標準化產品以外的其他設備。
其中,非標準標準化產品需要根據客戶需求定制化生產。依托核心技術優勢,海目星可以針對客戶需求提供定制化、個性化服務,從研發、生產和銷售各個環節迅速作出響應;可以準確把握市場需求,提供激光器等部分核心部件、激光智能自動化設備和成套智能自動化生產線等一站式解決方案。
同時,海目星各事業部設置了專業的市場服務團隊,充分發掘和開拓新行業、新市場的潛在目標客戶,針對不同行業不同特點的客戶,為其提供定制化的激光及自動化綜合解決方案。
此外,海目星建立了售后服務中心、區域項目服務部、售后服務站三級專業服務體系和權責明確、激勵高效的多部門快速聯動機制,可提供及時現場支援、量產問題排除、工藝培訓、品質檢測評估等專業服務,與客戶定期交流并及時、快速響應,通過專業化、全方位服務進一步鞏固自身的綜合競爭優勢。
為客戶提供高質量、及時的售后服務,增強了海目星客戶的產品使用體驗,從而提高了客戶粘性和忠誠度。
另外,海目星依靠戰略管理優勢搶占市場發展先機。通過緊密服務行業龍頭企業,積極保持與行業領軍人才的信息交流,海目星能夠及時掌握全球研發的前沿動態和市場發展態勢,敏銳捕捉市場信息、行業動向、政策導向所帶來的風口機遇,并制定細分市場戰略,整合資源提前布局,獲取市場先發優勢,并支撐多領域布局,強化自身的綜合發展優勢。
為實現戰略發展目標,海目星建立了先進的戰略管理與內控體系,通過人性化管理培育多元文化融合氛圍。海目星實行業務事業部、項目矩陣式運作體制,采取以研發為基礎、質量控制為核心,各部門協同合作的業務模式,構建了科學開發體系、標準化體系、質量控制體系和財務管理體系,進而形成以開拓進取、精誠合作、科學規范為導向的強大戰略執行力。
?
五、坐擁優質客戶資源,在手訂單充裕營業收入穩步增長
經過多年深耕激光及自動化裝備行業,海目星在激光、自動化和智能化綜合運用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客戶資源,已形成一定的行業影響力。
在動力電池領域,海目星作為國內重要的動力電池設備供應商,自成立以來就定位于服務下游各應用場景的龍頭企業,專注于優勢產品的推廣,并不斷鞏固產品領先性。經過不懈努力,海目星客戶包括寧德時代、特斯拉、力神、長城汽車、蜂巢能源、中航鋰電、億緯鋰能、欣旺達等國內、國際主流動力電池企業。
在消費電子領域,憑借對激光及自動化技術應用的多年技術積淀,海目星設計并研發出了滿足各類客戶需求的高質量設備,目前海目星下游覆蓋的客戶包括Apple、華為、富士康、偉創力、比亞迪、勝美達、京東方、藍思科技、華之歐、捷普電子、仁寶、賽爾康、雅達電子等。
同時,在具有廣泛推廣前景的激光鈑金切割加工市場,海目星重點面向中小企業客戶提供品牌化的激光智能自動化設備,支持中小企業全面提升智能制造能力。
在發展過程中,海目星產品經過下游多行業客戶的檢驗和認可,在同行業中積累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憑借多款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產品,設備訂單快速增長,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海目星持續獲得銷售訂單,且在手訂單充裕。
2021年,海目星繼續沿著既定方針,在維護好現有客戶的同時,重點開拓優質客戶,圍繞優質客戶發展潛在客戶,受益于下游行業的擴產需求,特別是動力電池廠商擴產需求旺盛,海目星訂單簽訂相比上年同期增長態勢良好。
2020年全年,海目星新簽訂單約25億元(含稅)。2021年全年,海目星新簽訂單約57億元(含稅),同比增長約128%。截至2020年12月31日,海目星在手訂單約為17億元(含稅)。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目星在手訂單約為51億元(含稅),同比增長約200%。
2022年1月1日-4月28日,海目星新簽訂單約20.77億元(含稅),收到中標通知書尚未簽訂合同金額約12.58億元(含稅)。
優質的客戶資源和充裕的在手訂單為海目星帶來穩定的業績增長。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2019-2021年,海目星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31億元、13.21億元、19.8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46億元、0.77億元、1.09億元。
到了2022年一季度,海目星實現營業收入4.47億元,同比增長254.45%,實現凈利潤0.11億元,同比增長149.29%。
未來,海目星將繼續加大對激光及自動化裝備研發投入,不斷深耕動力電池、消費電子行業,持續開發上述行業激光及自動化設備應用技術,進一步深挖客戶潛在需求。同時,海目星將積極布局光伏、5G、氫能源、半導體等領域激光及自動化設備和技術儲備。